破乳剂的破乳过程的三个阶段
2022-10-26
1、加入破乳剂
将破乳剂加到原油乳状液中,让它分布在整个油相中,并进入到要被破坏的乳状液水滴上。破乳剂渗入到被乳化的水滴的保护层,并破坏保护层。油溶性的破乳剂以分子状态分布于油相当中,它向乳化水滴表面层的移动是纯粹的分子扩散运动。水溶性破乳剂则首先要从水相进入油相,在油相中进行再分配以后,再扩散到乳化的水滴上。因此,它进行了两种扩散,即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,这就是水溶性破乳剂 脱水时间长于油溶性破乳剂的主要原因。
2、保护层破坏后,被乳化的水滴相互接近和接触
破乳剂 在油水界面处占据一种好的位置,它就开始进行下一步的絮凝作用。一种好的破乳剂,在水滴界面处聚集,对处于同一状态的其他水滴有很强的吸引作用。根据这种原理,大量的水滴就会聚结在一起,当其足够大时,就出现一个个鱼卵大的水泡。油相变得清澈起来,因为油相的各处再没有分散的水滴漫射光。
破乳剂 使水滴结合在一起的特性并不破坏乳化剂膜的连续性,恰恰相反,是加强了膜的连续性。如果乳化膜确实很脆弱,则絮凝作用足以使乳状液全部析出。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,须进一步加强水滴的结合作用,使它变得足够大并呈游离状态沉降下来。这种使水滴结合的作用称为聚结作用。
3、滴聚结,被乳化的水滴从连续相分离出来
在此过程中,水滴之间液膜中的油必须排出,因而膜变薄而最终破裂。有研究表明:当被分散相的粒径在0.5~lμm时,被分散相液滴就表现出宏观上的凝聚,液膜扩大并开始流动,直至变薄到0.lμm以至更薄。此时通过适当地几何重排,而使液膜破裂,液滴聚结。在多种影响因素中,液膜中液体的排出速率取决于界面剪切粘度。高的界面剪切粘度[>10表面泊(s·Pa·s)]明显降低液体排出速率。 破乳剂

润群抖音号

业务经理微信
©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润群化工有限公司 粤ICP备18010238号 SEO标签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广州